这卫子夫得皇帝临幸,有了身孕。全家人跟着一步登天,长兄卫长君更是高兴的不能自已,竟然一夜之间笑死了。
他这一死,看似福薄却也一了百了。可是却苦了丢下的娇妻阿孺,那阿孺此时已有三个多月的身孕,眼瞅着当家人没救过来,当场就晕了过去。全家人又跟着手忙脚乱了一番,终于还是把母子两条性命救了下来。
卫媪叹了一声,道:“这大喜又遇大悲,也真是福薄命浅。叫个人,往宫里通报娘娘一声,说得婉转些,别伤了龙裔。”因而等卫子夫知道乃兄病故,其实已经是长君下葬之后的事情了。
“青儿,你过来。”打发了长君,卫媪喊了次子到旁边,道:“今天你哥哥这事就算过了。人死不能复生,我们这些活人该怎么活还得怎么活。以后这个家就靠你了。”
卫青也知道母亲的意思,垂手在一旁听着。卫云儿之冷静,卫青这些年也都算经见过了,身外任你风起云涌、潮起潮落,我自安如泰山,岿然不动。他想起当年在父亲院中的情形,他阿娘一直冷眼相看,不过是几句尖刻之言,就将父亲逼入死角。如今想来,母亲眼底大约尽是对这俗世的蔑视。
“你大嫂尚年轻,不如将她另嫁他人,也别辜负了她青春年少。”见母亲这么说,卫青一时也有些转不过弯儿来,毕竟他哥哥前脚刚死,母亲后脚就叫嫂嫂改嫁,这全天下大约也没有这么一位母亲。
可卫媪说的也在理,那阿孺只比卫少儿大一岁,不过二十出头,若叫她守寡岂不是折煞了天性,生生将这少年光阴辜负了去。可还没等卫青如何,阿孺早听见婆母打算,哭将过来,道:“阿娘切莫撵我走!”
要说这阿孺也着实可怜,本生在河内一个殷实人家,谁知七岁那年家乡遭了大灾,跟随爹娘逃荒北上到了河东郡。一路上兄姊爹娘先后死了,自己也是冻饿交织,最后终于倒在了卫云儿的门前,卫媪一时心善就将她捡了回来。
虽说阿孺后来做了她家媳妇,可实际如同养女一般。她与卫家姐妹极为亲厚,就连卫青都是她一手抱大的。这一声“莫撵我走”,哭得卫媪顿时心酸,这几日强撑着的失子之痛,也跟着爆发了出来。婆媳二人抱头痛哭,就连一旁卫青、卫少儿也莫不动容,不禁抹起眼泪。最终卫媪将阿孺认作长女,改称卫君孺,家中兄弟姐妹一一来拜大姐。
卫姬与卫少儿坐在一起抹眼泪的时候,少儿已是贵人的二姐了。
却说卫青入建章宫做了郎官。功臣勋贵的子弟们自然瞧不起这骑奴出身的少年。骑郎公孙敖第一个不服气,私下也说过几回:“不就是凭他姐姐那条裙带子嘛!有什么了不得的!”公孙敖说得大声,自然也不怕卫青听了去。
不过韩嫣却对这番言论敬而远之,至于理由,他说:“你们自己去领教一下不就好了。”言外指的是被卫青一招封喉的事。虽然他也觉得丢人,但到底不敢小觑。公孙敖等人当然还是不以为然,更讥笑韩嫣胆小、不济。所以卫青在建章骑营的日子一开始并不怎么好过。